笔尖下的中国(七)《江南忆》

董三儿

<p class="ql-block"> 《江南忆》</p><p class="ql-block"> 早听说苏杭美景甲天下,终于能够如愿赏苏杭了,这是1987年3月中下旬的一天,我开启了苏杭游,为了游玩方便,下榻在西湖边的一个小旅馆,早出晚归时都会路经西湖,阳春三月的西湖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 绿水乌蓬荡,苏堤柳叶青。桃华芳四野,三潭印月明。南眺雷峰塔,西临水榭亭。籁音邀夜色,作伴画中行。天地有节,惊蛰是春雷乍动,生机盎然的仲春。三月的西湖岸畔已是桃花妖妖,一排排、一簇簇的粉桃正艳且日日渐盛。</p><p class="ql-block"> 从古到今,有太多关于桃花的诗词和故事,人们也赋予了桃花许多唯美的词汇"花中之花"、"艳外之外"的"群芳领袖",桃文化已经根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出自先秦的诗经中,有一首诗是这样描写桃花的: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冀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于其家人。诗词大意是,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嫁过门,夫妻美满又和顺。桃花怒放千万朵,硕果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嫁过门,早生贵子后祠旺。桃花怒放千万朵,桃叶纷呈真茂盛。这位姑娘嫁过门,齐心携手家和睦。桃花开放在早春,被人们喻为报春的使者,它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在古代,人们把桃花看做爱情花,非常的甜蜜,有幸福的含义。桃花也代表了美好事物的象征,譬如桃花园记。桃花的花期很短,大约二十天,被古人称之为"短命花"。桃花的特征被诗人赋予成青春易逝的事物。桃花更是古诗词中诗人歌颂的主题,每当春暖花开、桃花烂漫、野蜂飞舞、花香醉人时,总会引来人们观赏并留下浪漫诗文。</p><p class="ql-block"> 漫步苏堤,但见湖岸垂柳已长出了浅绿色的嫩芽,柔软、绵长的淡青色的柳枝步调一致的随风摆动着,像是画在空中的线谱,演绎着抒情维漫的《春之歌》,那随风摆动的柳丝倒影在湖面上,水中涟漪荡漾着倒影像是蹁跹起舞的少女。轻抚一缕柳丝,像是抚摸春天的温柔,置身于苏堤四下环顾时,西湖美景尽收眼底。远处是雷峰塔、岳王庙、西泠印社、东坡肘子……近处粉桃、绿柳、乌篷船、三潭、游鱼、水榭亭……不觉忆起了苏东坡的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p class="ql-block"> 漫步苏堤,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北宋爱国诗人苏东坡,想到脚下的路曾是古代西湖清淤时的湖泥铺就,便想止步于苏堤听风述,于是坐在湖边的石椅上,时而望望远山雨后云雾缭绕的雷峰塔、时而看看眼前的乌篷、碧水,不禁陷入了遐想和沉思。苏东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和历史治水名人。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元祐四年(1809年),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这期间,他把可容纳钱塘江潮水的河与可容纳西湖水的河打通,修建了堤堰闸门通航,控制西湖水的积蓄与排泄,钱塘江潮水不再进入杭州市内。修复了六井,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西湖中,南北长达30里,修筑成堤,以来往行人。他雇募人力在西湖种菱,这样水草不再生长,春天除草,不留寸草。正如他的那首诗:"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于南屏通。"长堤筑成后,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美如画屏,人们习惯把这条堤称之为"苏公堤"。</p><p class="ql-block"> 离开杭州的那天,暮色苍茫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真是天不随人愿,此时我正在赶往将至苏州的京杭大运河码头。匆匆忙忙的挤上船后,大雨还在不停的下着,那是我第一次在夜雨中乘船出行。喜欢透过舱窗欣赏雨中的河畔、田野、村庄、岸树和灯光……那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雨下得越来越小了,雾雨迷蒙中,春光尽染的运河两岸那万垄清波被点缀的错落有致,时隐时现的微光笼罩下的每一个村落令人神往,正是:流水匆匆承运晚,笛彻船行静夜悄。阑珊灯火明村落,野阔林深雨亦萧。</p><p class="ql-block"> 月色枫江故地,缱錈唐风诗意。古刹响铜钟,庙宇香炉题壁。最忆,最忆,千古诗人张继。船至苏州时,空中飘起了绵绵细雨,天色是灰蒙蒙的。想到杭州送客时的瓢泼大雨,感觉好客的苏州用温柔细雨迎远客,似乎多了一份浪漫与温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匆忙安排好旅馆后,我就出门乘车去了郊外的寒山寺。天还早,此时还未到早高峰,路人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的几辆公交车行驶在寂静的柏油路上。在一家小饭馆用过早餐后,踱步行至寒山寺外的枫桥,但见河中有起早摇奖荡舟的船夫和一群嘎嘎嘎的戏水大白鸦,看上去,碧水涟漪的苏州城池要比陆地热闹许多。站在枫桥向不远的古刹方向望去,悬挂于山巅老树上的那口大钟清晰可见。我来苏州的初衷就是因为喜欢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可以说是慕名到此一游的。脚下的这座小石桥离寺门看上去只有百米之遥,如一弯镰月横跨在枫江之上,它因一首诗《枫桥夜泊》得以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 唐朝举人张继,去长安考进士落榜后,归途路经他所向往的天堂苏州时,夜泊在枫桥。当时的江枫渔火,当时的古刹钟声,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于是便有了那首闻名于世、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题壁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人的题壁诗起源于两汉,盛行于唐宋。其原因是唐时印刷术不普遍,宋时虽然书文刊可印刷成册,但所费不赀,非一般文人负担得起。公共场所墙壁上的诗文会被人们传抄流传,因此,题壁成了文人雅士发表新作的媒介平台,并乐此不疲,于是许多诗文杰作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唐代诗人张继的题壁诗《枫桥夜泊》使得寒山寺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人们也许不会记得张继所处的那个年代的君主是谁,但却记住了张继的名字以及他创作的这首《枫桥夜泊》。</p><p class="ql-block"> 寒山寺里不仅只有《枫桥夜泊》的题壁诗,在长廊墙壁上随处可见先贤留下的题壁诗,时代各异、字体繁多,妙笔生花。来自四面八方的书家在此临摹,游客在此拍照留念,寺内的文化氛围深邃而古雅……</p><p class="ql-block"> 江南游的最后一站是无锡,离开苏州时已是三月下旬,是江南种植早稻的时节。坐上火车,从车窗向外望去,水田里有正在耕耘的田叟和水牛。水稻原产于中国,7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开始种植水稻了。无锡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吃莫过于小笼包子了,几乎每一个小饭馆都在做。这是一道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名菜,皮薄、有嚼劲、馅多卤足、鲜嫩香甜。在无锡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买小笼包子,百吃不厌,无锡的小笼包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惠泉山上磐石踞,炳卧听松念岳飞。抵御倭賊酬壮志,青山绝响铸国威。坐落于惠山园半山腰的听松石长约一米多,是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曾经栖息过的并以此为背景创造出了旷世绝响《听松》的那块巨石。阿炳从小学拉二胡,师从于道士华清。师父华清不仅养大了阿炳,还将二胡技巧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阿炳。为了练习二胡,阿炳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天如一日的起早练习,手上磨出了茧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换来了成长,阿炳18岁登台开始演出,并以此获得了观众们由衷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听松》又名《听宋》,是阿炳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它描写的是伟大的爱国将领岳飞。乐曲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颂民族英雄的同时,倾注了阿炳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歌颂了中国人民青松般高洁的民族气节,钢铁班坚强的斗争意志和战胜敌人的英雄气概,全曲气魄豪迈,刚劲有力,是一部不朽的音乐力作。</p><p class="ql-block"> 山风飒飒松涛吼,夕阳暮色雁孤鸣,我曾默默站在那块条石前久久的凝视,不忍离去……</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30日董彩霞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