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我成长的经典老影片(大众电影封面封底画册展)

明正

<p>  一部电影,就像是一本有声读物。《大众电影》经典影片画页展,展出100幅这本杂志五、六十年代的封面、封底和彩页插图。浏览展架上琳琅满目的电影剧照,异彩纷呈的电影演员的头像,如同享用一场电影饕餮盛宴,脑海浮现学生时代的往事,历历在目……</p> <p>  金鸡电影节“红色经典电影画页回眸”——《大众电影》创刊70周年红色经典电影图片展,在厦门惠和石文化园免费开放。</p> 展出地点在惠和石文化园磐雅苑 <p>  《大众电影》杂志,创刊于1950年6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第一本电影期刊。创刊70年来,《大众电影》全面记录了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并于1962年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群众性文艺评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p> 进入展厅通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期刊封面灯箱展柜 在田华画页旁留影的观众 <p>主展厅的陈列架上摆放着画册供观众翻看</p> <p>展架上的《经典画页回眸》《大众电影》(1-307期)封面封底画册珍藏版</p> <p>  本次展览从新中国成立后17年间《大众电影》编辑出版的307期杂志的封面封底中选取100幅红色经典电影的剧照和海报每幅剧照和海报,按《大众电影》杂志出版时间编年排列展出,并配以文字简介,让观众穿越到充满理想与朝气的激情岁月。</p> <p>按年份编排的期刊画页</p> <p>展厅背景音乐回响着红色经典电影插曲</p> <div>《大地重光》1950年第7期封面</div><div><br></div> <p>  随着一幅幅红色经典画页映入眼帘,耳边回响起一部部影片的主旋律和歌曲,勾起我对青春年华的美好回忆……,它们镌刻在脑海里永不磨灭,融入血液,沁入肺腑,着实影响了我们几代人。</p> <p>《冰山上的来客》</p><p>“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唉,红得好像燃烧的火……”</p> <p>《高原之歌》</p> 《五朵金花》<br>“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蝴蝶泉水清又清,丢个石头试水深,有心摘花怕有刺,徘徊心不定啊伊哟……” <p>《蝴蝶泉边》民族管弦乐曲</p> 《海鹰》 <div>《聂耳》</div><div>“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br></div> <div>《青春之歌》</div><div>“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 ”<br></div> 屏幕上播放老电影的精彩片段 <div>《护士日记》</div><div>“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br></div> <p>《小燕子》一首影响了三代人的隽永歌曲,电影原声由主演王丹凤演唱</p> 《英雄虎胆》 <div>《柳堡的故事》</div><div>“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儿转哪,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div> <div>《永不消逝的电波》</div><div>“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br></div> 《今天我休息》 <p>《青松岭》</p><p>“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 哎咳咳依呀,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哎 哎咳哟。劈开那个重重雾哇,闯过那道道梁哎,哎咳咳依呀 哎咳咳依呀 哎咳咳依呀 哎咳咳呀,要问大车哪里去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哎,哎哟喂 哎哟喂…… ”</p> <p>《青松岭》民族器乐曲</p> <p>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p><p>“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万里东风浩浩荡荡,</p><p>你看那,漫山遍野处处春光, 漫山遍野处处春光,</p><p>青山点头,河水笑,万紫千红百花齐放。</p><p>春风吹,春雨洒,娇艳的鲜花吐着芬芳,</p><p>抬起头,挺起腰,张开笑脸迎太阳。</p><p>花儿离不开土壤,啊……</p><p>鱼儿离不开海洋,啊……</p><p>少年儿童千千万,离不开亲爱的领袖,离不开亲爱的党……”</p> 主题曲《花儿朵朵向太阳》 <p>  我小时候是在缅甸仰光长大的,当时仰光华侨华人经营的电影院常上映中国影片,有些华侨社团和学校有时也有放映,画页里的大部分电影我在仰光都看过。</p><p>  《祖国的花朵》这部儿童影片对生长在海外的华侨学生影响很大。祖国的少年儿童活泼可爱、多才多艺,品学兼优、舍己救人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我们。影片公映之后,很多华侨学校纷纷效仿其中的文艺节目,尤其是芭蕾舞“四只小天鹅”,不少侨校小学生在舞蹈老师的辅导下学得快,跳得也到位,博得了当地华侨们的广泛好评。我自学竹笛的动力来自于影片中的笛子独奏《荫中鸟》,惟妙惟肖的鸟鸣声,让我感到很新奇,由此对竹笛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从书店买来学吹笛子的书和笛子曲谱,在家自己琢磨,不多久竟然也可以演奏笛子独奏曲的片段了,为日后参加九江国棉一厂文艺宣传队乐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在我回国前看的最后一部国产电影是《地道战》。一部好的影片可以影响一代人,国产影片弘扬正能量,英雄人物可歌可泣,讴歌新社会新风尚,催人奋进。六十年代末,我与许多同学在爱国热情的感召下,毅然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参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为祖国添砖加瓦,实现了海外游子的中国梦!</p> <div>儿童电影《小铃铛》</div><div>“叫我唱我就唱,大家和我一起唱,敲起锣,打起鼓,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br></div> <div>美术片《大闹天宫》</div> 《鸡毛信》 《小兵张嘎》 美术片集锦 <p>科教片《金小蜂与红铃虫》</p><p> 红铃虫是危害棉花最严重的害虫,金小蜂是红铃虫的天敌。电影清晰地拍摄了金小蜂把卵产在红铃虫蛹内,以及在蛹内孵化的情景,科学工作者利用生物治虫法,养殖金小蜂消灭越冬害虫红铃虫的情景。虽然我身在海外当时没看过这部科教片,但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了大众电影期刊的介绍,受到一次科普教育,生物灭虫的方式让我感到震撼!</p> <p>《荷花舞》剧照</p><p>“万里无云好晴天,啊,看那荷花在水面,千万朵花儿数着它好,人人见了心喜欢,荷花朵朵放光彩……蓝天高,绿水长,荷花朝太阳,风吹千里香,青山含笑,碧波荡漾,看那荷花正开放……”</p> <p>《荷花颂》</p> <p>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二姐参加了仰光伊江合唱团《荷花舞》的演出,荷花舞的服装设计十分精巧,把古装裙的下摆设计成一片大荷叶,四朵荷花竖起在荷叶上。随着不断变换的队形,碎步缓缓踏来,就像荷花在荷塘中荡漾,宛如荷花仙子花开满塘的意境,充分展现了舞台的艺术魅力!</p> 舞台艺术片《小刀会》 <p>《小刀会》组曲</p> 戏曲片《杨门女将》 戏曲片《梁三伯与祝英台》 《战上海》 <div>《红色娘子军》</div><div>“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br></div> 《达吉和她的父亲》 <div>《李双双》</div><div>“李双双,李双双,她是咱妇女的好榜样。大公无私好风格,联系群众思想好……”<br></div> <div>《刘三姐》</div><div>“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br></div>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缅签订了边界条约,胞波友谊发展迅速,大量的中国电影进入缅甸。首都、模范、国泰等华人影院,几乎成了国产片和港台片的专门电影院。每当一部优秀的国产片上映后,影片中的插曲很快就在我们唐人区和华侨学校中传唱开来。如,《冰山上的来客》的“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故乡……”;《五朵金花》的“大理三月好风光……”;《刘三姐》的“嘿……什么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啰……”;《花儿朵朵向太阳》的“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等等。我家对面的邻居,有一台盘带式录音机,这玩意在当时是个奢侈品极少人拥有,只要他在家休息就常用扩音器播放国产电影插曲,几乎半条街都能听到,我听着听着很快也就可以跟着唱了,国产老电影的旋律至今难以忘怀。 《董存瑞》 <div>《我们村里的年轻人》</div><div>“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br></div><div><br></div> <p>《幸福不会从天降》</p> <p>《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p><p>“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p><p>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p><p>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p><p>你看那汾河的水呀,</p><p>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p> 《平原游击队》 <p>《铁道游击队》</p><p>“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爬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p> 《南征北战》 <p>《英雄儿女》</p><p>“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p><p>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p><p>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p><p>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p><p>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p><p>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p><p>两脚熊熊趟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p><p>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p><p>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p> <div>《霓虹的下的哨兵》</div><div><br></div> <p>邱钟惠和庄则栋(纪录片画页)</p><p> 1961年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的第26届世乒赛,是我国第一次承办世乒赛,也是新中国首次在本土举办的世界性大赛。最终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庄则栋、邱钟惠分别获得男、女单打世界冠军。</p><p> 同年,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缅甸,当时我在仰光南洋中学初中部就读。一天下午,中国乒乓球队造访了我们学校,整个学校沸腾了!我们学校素有爱国传统,对来自祖国的亲人感到无比亲切,对为国争光的健儿无比崇敬。我有幸近距离见到了庄则栋和邱钟惠等运动员,健儿们还同部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p> <p>《革命赞歌》(大型团体操)纪录片</p><p>“麦浪滚滚,闪金光,十里歌声十里香,</p><p>丰收的喜讯到处传,家家户户喜洋洋……</p><p>”</p> <p>《丰收歌》</p> <p>舞台艺术片《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p><p>“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哎……红军是咱们的亲兄弟,长征不怕路途遥……”</p> <p>《情深意长》</p> 苏联影片画页 《大众电影》里的秦怡画像 田华画像(电影《碧海丹心》饰演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