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的岁月,共和国不会忘记——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忠诚铸军魂

平分秋色

<p>温馨提示:美篇作者收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的照片以及个人简历均征得老兵本人和其子女的同意,感谢老兵同志们的热情支持,如有老同志愿意提供照片和资料者,作者会不厌其烦的接受。作者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p> <p>前言:</p><p>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保家卫国,塑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p><p> 毛泽东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不惧怕任何方面的威胁,他不仅善于与敌斗争,还善于“与人奋斗”。他的出兵朝鲜的决定,就是“与人奋斗”的最佳诠释,斯大林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p><p>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的领导下,以摧枯拉朽的攻势将敌人压缩至朝鲜南部。仅仅28天后,即6月28日,人民军方面就解放了汉城。两个月后,***的百分之90%的地区都得到了解放。然而,美国出来捣乱了,对朝鲜进行了武装干涉。</p><p> 9月中旬,美国更加变本加厉,它集结了陆海空军约7万多人,在500架飞机和200艘潜艇的支持下,直接将部队开到了朝鲜西海岸,公然地入侵他国。朝鲜局势危急,10月平壤失守,朝鲜人民军被美军拦腰截断,危在旦夕。</p><p>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向苏联和中国求助。1950年10月1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长金日成致电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军队出兵援助。</p><p> 1950年7月7日毛泽东提议,周恩来主持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会议最终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驻守鸭绿江边。7月13日落实人数达25万,8月8日、8月25日毛泽东二次电告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务必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p><p> 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便来求助了,可见毛泽东的高瞻远瞩,一开始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10月2日金日成求助的第二天,毛泽东主席就已经决定出兵参战了。</p><p> 美国在公开宣布入侵朝鲜的同时,还命令美海军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公然干涉我国内政。在中韩边界,美国疯狂轰炸、射杀我国东北居民。美军入侵朝鲜,将战火烧至中朝边境。</p><p> 为抗美援朝保家为国,毛泽东最终决定由彭德怀挂帅出征朝鲜。10月8日中央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成中国人民志愿军。&nbsp;</p><p>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0月25日志愿军与美军相遇,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展开了与美军的首次对抗。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5日,2年零9个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迫使美国在板门店停战协议上签字。</p><p>中国人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197653名烈士为祖国而牺牲在异国他乡,将鲜血洒遍了朝鲜三千里江山。</p><p> 70年前的今天,200万名志愿军及支援人员跨出国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绝大多数志愿军战士在20岁上下,最小的小战士只有10岁,他们为国而战,为国而牺牲。</p><p>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持续43天恶战,志愿军15军、12军轮换上场,击退敌人900余次冲锋,敌我反复争夺阵地59次。1952年11月25日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打死打伤美军在内的联合国军25000万余人,此战更打出一国威军威,战役中有黄继光、马忠保等38位战斗英雄与敌同归于尽。胡修道、张桃芳在战役中各击毙击伤敌人280名、214名,英勇作战树我军威。</p><p> 抗美援朝的胜利捍卫了世界和平,保卫了朝鲜和中国的安全,为中国争取了70多年的和平建设环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屹立在世界东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中国梦打下了最坚固的基础,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勋与日月同辉,最可爱的人的荣誉流芳百世千秋!</p><p><br></p> <p>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规格对今年元旦以后在世的志愿军老兵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是党和国家向所有参战志愿军老兵的礼赞和致敬,彰显了抗美援朝精神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这是一枚迟来的纪念章,能够亲手领到这枚纪念章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p><p>这是一枚份量沉甸甸而又太重的纪念章,它代表了不仅颁给仍然健在的入朝参战人员,也是颁给所有志愿军指战员、所有曾经入朝的工作人员、更是所有永远留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们!</p><p>他们理应获得最高规格的荣誉,感谢党、感谢祖国,感谢军队!没有忘记志愿军老兵!</p> <p>李代相,l951年4月l2日入朝,志愿军第47军特功五连,记一等战功,1954年撤軍。2020年10月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大会,</p> <p>杜念沪,女,1930出生,浙江人。</p><p>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8月入朝,任12军34师106团政治处干事,参加过金城阻击战、上甘岭战役、东海岸防御战。</p> <p class="ql-block">丁桂芳,1930年9月出生,辽宁省庄河县人。195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志愿军第八兵站卫生所从事医务工作。</p> <p>张珑&lt;1933.2~&gt;,女,重庆人,1949.12从重庆立信会计学校参军,1951.3.21随志愿军第12军31师入朝参战。参加了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和东海岸反美军元山登陆作战准备等战役战斗。1954.4随12军31师后勤部离朝回国。</p> <p>秦理,1929年11月出生,河南人。</p><p>1939年2月参军,在12军八路军新一旅宣传员,1949年12军机要科机要处处长,1950年3月12军34师机要科副科长,1951年12月34师机要科科长,随12军入朝。</p> <p>韩德林,1933年7月生,湖北红安县人。</p><p>1949年10月入伍,在12军军大三大队22队学员,1950年分配到12军34次通讯科,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入朝。</p> <p>唐贤琴,1933年出生,重庆人。</p><p>1950年10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入朝作战,金城阻击战后回国学文教,1952年第二次入朝,调入12军34师102团政治处工作队任工作员,1953年调入第12军“前方速校”任文化教员。</p> <p>杨曼真,1932年10月出生,广西上林人。</p><p>1948年入伍,1950年10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入朝作战,先后任113师火线报社通联员、政治部秘书科秘书、干事等职。参加第一、二、三、四、五次正面防御,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荣立大功一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勇敢勋章。</p> <p>胡顺,1934年10月出生,浙江江山人。1949年5月在安徽屯溪雨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文工团,1951年3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入朝,并荣立三等功。</p> <p>文兴慧,1933年5月出生,重庆人。</p><p>1949年12月入伍,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入朝,任第12军二分院护士。</p> <p>刘无瑕,1934年出生,河北吴桥人。</p><p>1949年8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8月分配至华东军区航空处雷达营。当时为了保密,对外称“电讯大队”,1951年3月,军委正式授予该营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第101营”,隶属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同年入朝,在部队历任报话员绘图员、观察员等。</p> <p>郝履善,北京人,1930年出生。</p><p>1949年在重庆参军,先后在12军31师宣传队,1951年3月随志愿军第12军入朝,抗美援朝回国后调到12军文工团,后在236坦克自行火炮团任俱乐部主任,高炮37团任文化干事。</p> <p>肖丹</p> <p>钟平均,1935年10月出生,重庆人。</p><p>1949年12月入伍,1951年3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1师入朝,因突出表现荣立三等功,授予勋章。</p> <p>肖丹、钟平均夫妇。</p> <p>叶再兴(曾用名叶载鑫),1933年8日出生。</p><p>1948年11月入伍,1950年7月入党,1948年11月中野三纵队七旅21团卫生队卫生员,1949年1月苐二野战軍11軍31师93团卫生队卫员,1951年1月31师划规12軍建制并于1951年3月随12軍入朝参战。</p><p>曾参加苐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上甘岭战役,東海岸反登陸战备等。1954年4月隨軍回国</p><p>1954年9月到南京第六軍医学校学习任学员。</p><p>1959年6月份分配到昆明軍区苐61医院,任軍医。‘1961年调云南思茅边防軍分区卫生所,任軍医,付所长。1972年调西双版纳军分区卫生所,任所长。</p> <p>袁素芬,1933年2月出生。</p><p>1950年3月考入解放軍二野軍大卫生科。1951年3月24晚过鸭绿江,为志願軍12軍軍直二分院。参加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战,上甘岭等大的战斗。1953年元月赴朝鲜东海岸元山港防敌人登陸的筑城防务。1953年战地入党,荣立三等功。1955年10月回祖国。1988年从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心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岗位退休。</p> <p>袁素芬</p> <p>赖裕福,1933年11月出生,四川射洪县人。</p><p>1950年考入第二野战军军政大,1951年3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1师入朝,担任电台报话员。</p> <p>邓祖琪,1934年8月生,江苏南京人。</p><p>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家迁至重庆,1950年11月入伍,1951年3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入朝。</p> <p>汪绍东,1933年6月出生。安徽人。</p><p>1949年4月28日在安徽歙县参军,为35师随营学校学员。后来编入:二野军大三分校,分配在35师进軍西南,1950年5月1日干校结业,提干,进入35师政治部文化干事,1950年11月调川东军区司令部机要干部学校学习。1951年2月调重庆万县33师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19521月2日入朝。配属12军于朝鲜元山地区,1953年5月调三八线,参加了夏季反击战,于三八线上执行了1953年7月27日的停战协议,1954年9月是志愿军公开撤軍的先头师。抵威海,隶属26軍,改任师司令部参谋。</p> <p>李黄开,1932年9月14日出生。</p><p>1950年11月考入湖南华大军校,1952年10月入朝,12军35师后勤处任文化教员。1953年7月13日至27日参加金城战役。</p> <p>袁野,1932年3月12日出生,1949年11月重庆祝融中学高中毕。</p><p>同年,12月14日考入31师军政干校后分配93团,1951年3月随志愿军12军31师入朝,历任宣传队员、政工队员、青年股工作员、实习副排长、营军械员,1954年2月到1974年6月任营、团、师作战训练参谋21年。</p> <p>李冶荣,1932年出生,四川省岳池县人。</p><p>1951年3月随志愿军第12军入朝,参战了第五次战役。</p><p>1949年12月~1950年8月在12军大学员。</p><p>1950.8~1951.2解放军第31师炮兵营战。</p><p>1951.3~1951.8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1师炮兵营战士,参加援朝第五次吧战役。1951.8~1952.11第31师司令部见习参谋,参加援朝金城阻击战。1952.11~1953.4第31师司令部参谋,参加过上甘岭战役。1953.4~1954.5第31师炮兵314团参谋,在朝鲜东海岸元山一带设防,防御敌人从东海岸登陆。</p><p>1954.5部队回国,</p><p>1954.5~1958.4,解放军第十二军31师炮兵314团参谋、连长。</p> <p>张显明,1934年1月12日,重庆人。</p><p>1950年11月参军随即调12军随营学校(简称随校),1951年1月至1951年8月,先后学政治、学军事,并荣立两次三等功,1951年9月十二军在辽宁宽甸召开英模功臣代表大会,我代表随校二大队五中队参加1951年9月入朝,我分配到12军31师93团高机连任文教,1951年9月至1952年10月都在三八线金城前线参加阻击战、反击战。</p><p>52年11月初随部队参加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一结束又随队到元山备战,打坑道停战后,调93团炮兵营营部任文教,文化大练兵中又荣立三等功壹次并获得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军功章,1954年4月随12军回国。</p> <p>来自报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曾鼓舞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战场,激励一代代中国青少年爱国之心。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陈志英老人的眼前就又浮现出那段慷慨激昂的峥嵘岁月。</p><p>1931年的正月,陈志英出生在重庆的一户贫苦人家,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更不幸的是,父亲在他七八岁时因病去世,母亲因此而改嫁。从那时起,陈志英童年的生活仿佛是黑暗的。年仅12岁的他就不得不开始当理发学徒,开始自谋生路。</p><p>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1950年,19岁的陈志英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在部队里,他依旧操办起老本行,为大家开展理发服务。1951年,陈志英作为一名理发员跟随大部队一起参加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p><p>回忆起战场往事,老人时泣时笑,拥有太多的难忘经历。在炮弹的轰炸下,朝鲜到处都是废墟,田地里没有庄稼,房屋破烂不堪,老百姓家里的劳动力都上了战场,只剩下老弱妇孺……抵达战场的那刻,陈志英和战友们被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了,感受到战争的残酷。</p><p>为躲避敌机轰炸,陈志英与队友白天躲在坑道里休息,夜里行军,尤其是雨雪天气,更是前进的好机会。为填饱肚子,常常是炒面加雪来充饥,这里的炒面并非面条,而是用面粉、豆粉混合,用盐炒制而成……“因为生活环境艰难,许多人的头发不仅长,更关键的是长了许多的虱子。”陈志英说。因此他所在的理发班就扛起了所有人的理发任务。</p><p>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陈志英回到祖国,跟随部队来到了金华。1955年,面对地方建设需要,陈志英脱下心爱的军装,先后在金华人民理发馆、金华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工作。作为一名理发员,他仿佛有着一身使不完的劲,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靠着双手一直发挥着个人的力量,高标准严要求自己,用汗水和青春书写了一位老兵的坚守。</p><p>一把推子,一拿就是一辈子。如今陈志英老人已经89岁高龄,但是做为一老兵、老理发员,他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1991年退休以后,陈志英习惯了一身理发服出门,一双手不停地忙碌。因此,家里小小的地下车库摇身一变成了陈志英的“工作室”。平日里,他就守在这方寸之间热心地为小区里有需要的人理发。空闲时间,他干脆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战友们打理头发。</p><p>一眨眼,陈志英志愿理发服务已经过去29个年头。“我现在身体还算硬朗,还能继续为大家理发。”陈志英开心地说道。只要身体还行,他就会继续为大家送上理发服务。</p><p>“我这辈子做过最骄傲的事就是参军入伍、保家为国,也感谢党和政府多年来对我的关怀,更希望年轻一代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时光荏苒,当初一头青丝的年轻小伙早已一头白发。可陈志英对于当年的往事依旧历历在目,刻骨铭心,他始终未改坚韧善良的军人底色。他是幸运的,能从战场活着回来,如今他更是幸福的,和老伴携手一生,相伴到老。</p> <p>张培林、刘家莉夫妇。</p> <p>刘家莉,1934年1月出生,四川合川人。</p><p>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分配到12军31师91团宣传队,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入朝。</p> <p>韩永强,1928年出生,吉林海龙县杏林区杏林村人。</p><p>1950年12月加入志愿军,1951年1月随志愿军第九兵团入朝,在办事处任通讯员、电话员,1955年4月回国。</p> <p>史大伟,1927年阴历10月12日出生,山东省乳山市官庄村人。</p><p>1941年春参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整编八路军,1945年11月入党,1950年6月任38军政治部秘书,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p> <p>王忠云,1955年12月入伍,同年赴朝鲜参加志愿軍第21军61师182团,1958年8月撤军回国,1969年调总政宣传部。</p> <p>朴庚寿,1930.年5月出生,吉林梅河口人。</p><p>1947年参军。原四野四45军,1951年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p> <p>周武,1927年12月出生,沈阳人。</p><p>1945年8月参军,原四野44军。1952年入朝54军130师,后调志愿军西海指文工团。</p> <p>韩凝,1931年12月出生。</p><p>1947年9月参军,45军文工团,1949年12月入党。</p> <p>刘军,1942年12月出生在山东烟台市。</p><p>1949年10月在广西横县太平镇任儿童团付团长。195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5军军文工团,隨部队剿匪。1952年隨部队入朝。</p> <p>何良才,广东省连平县大湖公社贤径乡人,1931年6月12日出生。16岁就参加当地游击队打土匪打地主。1950年正式参加人民解放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打三年打仗荣立一等苈一次、三等功二次。我们一个连打败美国一个营,并活捉美国兵25人,在第五次战役中我连攻下地堡五个,各种火炮15门,枪技105支,全营荣立二等功。</p><p>朝鲜战争结束,1953年回国并考取了南京工程兵学院,就读三年毕业后分配广州军区42军先后任职排长、连长、营长。</p><p>1965年参加越南战争,美国在朝鲜被中国打败不服气又在越南发动战争,当时越南分为南越北越,北越打不过南越军队,胡志明主席到中国投靠毛泽东要求中国出军队,靠越南军队是打不走美国。越南战争美国出动60万军队,越南战争出不出兵,经过中央毛泽东同意,1965年正式派出42万军队,经过三年越南战争把美国60万军队打败。出国去越南参战军队不穿中国军装,是穿越南军装,因为中国没有正式官战是保秘时期。</p><p>1968年荣获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授英雄勋章一枚。</p><p>1967年荣获越南民主共和国抗击美国侵略战斗友谊战斗中,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授予战斗胸章一枚。</p> <p>韦立,1931年9月3日出生于梆州。</p><p>1949年高中毕业,考入广西军政大学。1950年8月分配到炮二师28团一营一连任文化教员,1951年2月随部队入朝参战,五月在攻打汉城时负伤。</p> <p>舒仕余,1929年出生,四川人。</p><p>1951年2月参加中国人解放军,3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4师101团二营三连一排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4年11月回国驻防浙江金华,1957年4月复员到农村。参加祖国建设。</p> <p>马建华,女,1934年7月出生,汉族,原籍河北省定州清风店人。</p><p>1949年12月参加革命,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10月回国,1955年转业,1965年两次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2020年,荣获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一枚。</p> <p>罗秀&nbsp;,1948年11月入伍,1951年3月入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p> <p>耿玉兰,1933年7月出生。</p><p>1949年12月1日入伍,在12军31师文工团。1951年3月10日入朝,参加了金城防役、上甘岭战役。</p> <p>张永生,1928年12月22日出生,祖籍河北省沙河市。</p><p>1945年9月1日参加革命,1947年1月参军,参加过鲁西南战役、襄樊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重庆战役、成都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上甘岭战役)等大小战役无数并立下军功,历任第二野战军战士、警卫员、通讯班长、侦察连付指导员、警卫连指导员、志愿军第12军34师政治部干事、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34师军事法院审判长、炮团组织部长、野战营教导员、榴炮营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团中央军事代表办公室政工组长、炮团副政委,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离休干部,因战争致八级革命伤残军人。</p> <p>冯亚,安徽宿县人,1927年11月出生。</p><p>1945年1月入伍,同年入党。历任宣传干事、副科长、处长、副政委等职。先后参加过太湖营战斗、安阳战斗、羊山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黔江彭水战斗、抗美援朝等战斗。</p> <p>黄丽英,1929年8月出生。</p><p>1949年12月在重庆入伍,参加过改造起义部队,贵州剿匪,抗美援朝3年,战时任文艺兵,停战后调31师警卫连任文化教员。</p> <p>张金亭,1923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县。</p><p>1944年7月在河北武安参加革命,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上党战役、大别山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1951年3月赴朝参战,参加金城防御战、上甘岭战役。多次立功受奖。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师卫生科协理员。</p><p>张叔叔今年3月离开了他的亲人,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他生前所在的云南省地震厅领导亲自将70周年的纪念章送到他爱人的手中。写到这里,美篇作者流泪了……张叔叔,愿您在天堂里一切安好!</p> <p>刘思俊,四川南充人,生于1928年,</p><p>1948年7月参军,1951年3月入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4师师部卫生处,时任医助。</p> <p>吴慎华,河南孟县人,1931年出生。</p><p>1948年参军,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入朝参战,时任15军29师警卫排班长。</p> <p>张俨,1933年农历6月出生山西人。</p><p>1952年12月6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分配到122大队一支队二分队六小队(12军100团二营六连)。</p><p>1954年4月25日回国,调榴炮营一连指挥排侦察班任侦察员</p><p>1955年1月18日参加“解放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战后任炮四班班长。</p><p>1956年任排长</p><p>1957年到南京汤山炮兵集训队进修榴弹</p><p>1959年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p><p>1960年进入郑州炮校学习100迫击炮</p><p>1963年任连副指导员</p><p>1964年转业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p><p>1965年到云南省地震局。后任云南省地震局地震仪器厂负责人、物资处副处长、审计处处长。</p> <p>徐至为,男,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长塘徐村人,</p><p>1933年4月12日出生,1951年2月入伍参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九七部队三支队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当警卫员,1956年10月入党,1957年6月复员回家</p> <p>张成志,生于1933年11月14日。</p><p>1945年春参加江都县(新四军)文工队,任队员。同年底文工队因新四军向北战略转移而解散。本人因病移至扬州老家。</p><p>1949年1月,扬州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后又于同年5月调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总队政治部政工队任队员。</p><p>195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1955年,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文工团任团员。</p> <p>李怡波,原名李远蕙。1931年8月3日出生。</p><p>1950年2月考入六十军随营学校,8月分配至四川眉山军分区文工队,参加宣传农村减租退压工作,1951年3月随60军180师文工队赴朝参战,先后在五次战役、金城川阻击战和反击战中做宣传和护理伤员工作。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回国,先后在60军文工团、南京军区军乐队工作。</p><p><br></p> <p>蒋昭瑜,1932年出生,四川内江人。</p><p>1949年11月参军在12军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35师103团组织股,1951年3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入朝,在35师医院任副班长。</p> <p>邱月杭,1929年生,重庆人。</p><p>1950年参军,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入朝。曾在金城防御战中奋战在6.18高地,时任12军34师101团六连见习付排长。</p> <p>陈记诗,1935年3月出生。</p><p>1950年12月参加45军(后改54军)135师403团。1976年2月转业到广西外贸工作*2003年退休。</p> <p>黄晓兰,1937年8月12日出生,。</p><p>1951年1月1日入伍在45军133师教导队,45军政治部工作队队员,后在志愿军第54军130师卫生营护士、志愿军第54军130师文工队队员,1953年7月13日至27日参加金城反击战。</p> <p>曹用端,1931年7月出生,1951年1月参军,在46军133师399团。</p> <p>韦立联,1936年5月4日出生。</p><p>1951年2月3日入伍,在45级133师教导队任队员,1951年4月45军随军工作队队员。1952年7月随军入朝,任54军军133师卫生营护士班长,1955年5月退役。</p> <p>冯汝智,1934年出生,广西博白县人。</p><p>1950年12月入伍,1953年2月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54军135师404团1营1连2排6班战士。历任班长、副排长、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副参谋长、副团长等职务。于1959年毕业于桂林陆军学校;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在抗美援朝金城反击0111高地的惨烈战中,孤身一人,坚守阵地,荣立一等功,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战士勋章,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p> <p>丁文青,1931年出生,上海人。1949年5月在上海入伍,20军卫校学员,1950年10至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20军后勤部治疗队,20军直属队,军直高炮团,军直通讯营,20军护干队学员,华东军区高干疗养院等。</p> <p>徐琲琴 ,1932年7月19日出生,浙江镇海人。</p><p>1950年4月在宁波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教导团。</p><p>1951年2月随军入朝,到20军59师当文教,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阻击战的救护工作,立四等功和受表扬各一次。</p> <p>周克俭 ,1926年7月12日出生,江苏江阴人。</p><p>1949年8月在无锡参军,1950年随20军教导团入朝参战,1952年8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荣立四等功一次。</p> <p>徐一新,1932年4月8日出生,浙江宁波人。</p><p>1950年4月在江苏昆山市入伍,1973年9月入党,1950年10月随20军教导团入朝参战。参战期间曾立四等功一次。</p> <p>谢上珍 ,1929年9月出生,浙江余姚人。</p><p>1950年4月在宁波参加i解:放军20军教导团,1951年2月随所在部队赴朝参战,在朝鲜立三等功获军功章。1980年入党。</p> <p>王慧瑛 ,江苏常州人,1935年出生。</p><p>1950年入伍,时任九兵团20軍教导团文工队队员。1950年底随軍入朝,参加过第二次、第五次战役及阻击战。荣立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p> <p>王培英 ,1932年9月出生,上海嘉定人。</p><p>1950年3月在嘉定参加解放军20军教导团,1951年2月随军入朝,到司令部军直后勤处工作。1959年9月入党。</p> <p>叶 敏 ,1935年6月出生,上海浦东人。</p><p>1950年3月在嘉定参加解放军20军教导团,1951年2月入朝参战,在20军60师司令部工作。</p> <p>张玉华,1932年7月22日出生,江苏镇江市人。</p><p>1950年2月在无锡参軍(二十軍丿。1950年入朝,分配在58师政治部文书。第五次战役中在师后勤部医疗队工作,荣立三等功一次。195210O月随部队回国。1956年入党。</p> <p>胡 彬 ,1932年2月出生,浙江余姚人。</p><p>1949年5月参加革命,1950年4月参加解放军20军教导团,1951年2月随所在部队入朝参战,立四等功一次,1954年入党。</p> <p>胡华敏,1931年5月出生,浙江宁波人。</p><p>1950年初在宁皮参軍(三野20軍),1951年初入朝,在59师政治部任文书,参加第五次战役,荣立四等功一次,1952年IO月随部队回国。1954年10月在上海华东局组织部入党。</p> <p>邓淑君,1932年12月3日出生,江苏无锡人。</p><p>1950年2月在无锡参军,1953年6月入党,1950年10月隨20军教导团入朝,在朝团员中获全军通报表彰,并荣立三等功一次。</p> <p>余帼华,1933年8月21日出生,江苏常熟人。</p><p>1950年3月在上海参加20军教导团。1951年3月随军入朝,先到军治疗一队,后调59师175团卫生队任卫生指导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阻击战的医疗教护工作。</p> <p>杨 莺, 1934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祖籍湖南省湘荫县。</p><p>1950年3月参加20军教导团,同年11月入朝参战,在20军后政文工队,第五次战役中负伤,评为二等一级伤残军人。</p> <p>潘碧如 ,1935年12月出生,上海青浦人。</p><p>1950年3月在上海参加20军教导团,1951年2月随所在部队入朝参战。</p> <p>刘慧萍 汉族,1932年1月8日出生,浙江黄岩 人。</p><p>1950.3.5一53.3.5第三野战军21军62师护士 ,1953.3.5一12抗美援朝 ,1953.12一1954.4山东曲阜集训 ,1954.4一1956.11南京军区第七军医护校学员。 </p> <p>何文俊,1932年2月24日出生在上海,祖籍浙江省諸曁市。</p><p>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軍通信軍事干部学校,大专畢业,195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軍西安通信工程学院50屆无线机务工程专业畢业,分配到中国人民志願軍坦克指揮部任电台修理技師,参加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立二等功,三等功,1958年回国。</p> <p>编者语:</p><p> 70年前,你由红旗引领着雄纠纠,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p><p> 70年前,你青春的样子,孩子般的容貌仍然在你的脸上,你却战斗不止!忆往昔,峥嵘岁月,时光再现,青春方华再现。</p><p> 70年前,你曾是一个卫生员,在血与火的战场中,前线送来的伤员不能自已,吃饭时你一口一口的喂伤员,伤员不能自已洗脸,你就帮助她洗脸穿衣,伤员大小便不能自理,你们端屎端尿,伤员想家了,你们陪着他聊天,每次喂换药,要把清透鲜血与凝固的纱布,一层一层拨开,缺少药物。只能用盐水清洗伤口,战士们疼得浑身发抖,你们含着泪咬着牙完成这种操作,没有输液设备,就用100毫升的大针管针头从林格氏液直接注射到伤员,大腿内侧,伤员大腿都肿得非常高。</p><p>上甘岭战役中,战斗激烈频繁,伤员越来越多,伤员都住进了坑道里,你一个人要负责三个坑道的20多个伤员昼夜值班,每天给伤员打水打针换药喂饭洗绷带查脉搏,还要帮助伤员大小便,嘴巴有伤不能嚼食物。你就把饭放在自己嘴里爵来,再嘴对嘴把饭喂到伤员当中,重伤员,不能自主排小便,你抛开羞涩矜持,不顾一切口含导尿管一口口,帮痛苦中的战友排尿。你们的顽强意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用自己的血肉记下了亲身经历!</p><p> 70年前,你曾是文工队员,你们冲在战斗的前线,在行军的路上,美帝的飞机炮弹狂轰乱炸,把您的一个女战友的腿炸掉了,腿上的仅有的一点皮和着皮靴沾粘着,您的战友硬是拖着受伤的腿,与战友们一起唱着“我们是新中国的青年”……歌曲在朝鲜的天空中回荡,势不可挡!</p><p> 亲爱的战友,你们和十几万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以“志愿军烈士”这个集体英名,在新中国的国史上,在解放军的军史上,书写下鲜红的一页。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们。</p><p> 70年前,你才是一个10岁的女孩子,但您已是一个小小志愿军战士了。你除了慰问演出,还要尽可能地帮助作战部队完成备战和后勤任务,只有十岁的你未必真正了解这场战争的意义,但你怀着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忠诚,用稚嫩柔弱的身体履行着一个军人的职责,你是最勇敢的志愿军战士!</p><p> 70年前,你曾是步话兵,“北京,北京,黄河,黄河,”不停的呼喊着,向指辉部传送电波。在猫儿洞里,21天没有吃过一顿热饭,没水喝,就贴着洞里的墙壁的潮湿的地方舔着水,一口水留给伤病员喝,推来推去,都舍不得喝,让给最需要得人喝,这就是我们的军人具有的高尚的品质!</p><p> 70年前,你曾是雷达兵,而且是仅有的三个女雷达兵之一,战友们的牺牲你时时刻刻没有忘记,一提起战友的牺牲,你的眼里总是充满泪花,这是什么,这是战友情!</p><p> 70年前,你是看见解放军身穿绿军装,打着绑腿,扎上腰带,军帽上一颗闪闪发光的红色五角星吸引了你,你弃笔从戎。在入朝的日子里,在敌人封锁下艰难行军,黑夜背着行装、干粮、水壶、手榴弹、洋锹等,每夜走的路程,多则七、八大里,少则五、六十里,多是走山路,翻峻岭,遇到敌机轰炸,过江河,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中,冰河的寒冷,不顾水有多冷,那管女性的来潮,大水淹没了膝盖、大腿、乃至胸膛,在种种困难逆进中,因为你们有颗火热的心,紧跟着革命向前冲……</p><p> 70年前,你曾是一个理发员,一把推子,一拿就是一辈子。平凡的工作,是你对工作的热情,对战友们的感情,如今你依然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为老兵们服务!</p><p> 70年前,你曾带领着你的排从“741”高地转移到五圣山左侧的一个山梁叫高突岘,受领转运从高突岘到菊亭指挥所的弹药运输,距离七、八华里,要下一座大山,通过一段三、四里长南北向的开阔地,再向右转进597.7高地的山沟,再走一、二里上坡便到。开阔地光溜溜一片无遮蔽物,两旁还有坐姿或卧姿的烈士遗体。下山开阔地、沟口都是敌人重点封锁区,我们的任务是每天五趟,每次两箱82炮弹,并一反常这一反常规白天运输,这意味着,我们每天要背负60斤以上的弹药,奔跑七、八十里的封锁线,许多的同志遭到敌人的火炮牺牲在阵地,你们在运输生死线上奔跑,为胜利开通了道路!</p><p> 70年前,兄妹一别竟成永恒,哥哥是怎么牺牲的?他的遗体在哪里毫无结果,这成了你终身的遗憾!</p><p> 70年前,你曾是荣立一等功的尖刀班战士,在抗美援朝金城反击0111高地的惨烈战中,孤身一人,坚守阵地,荣立一等功,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战士勋章,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p><p> 70年前……</p><p>70年前,你们曾是少年,是抗美援朝战争中</p><p>一群群的战斗员,你们是普普通通的志愿军战士,你们更是活着回来的英雄!</p><p>看今朝,祖国在不断的强大,历史需要传承,牢记历史,书写历史,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永远走在永不停歇的传承路上!</p><p>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万岁!抗美援朝的英雄烈士们和天地共存,永垂不朽!</p><p><br></p> <p> 感谢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感谢新中国第一代空军烈士之女李赴朝的辛勤奉献,感谢12军的后代闫宁的助力!</p>